![]()
记者从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获悉,截至今年9月末,全区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90亿元,较年初新增超36亿元,同比增幅达14.9%,服务覆盖企业数量持续扩容。
今年以来,全区各金融机构精准把脉科技企业金融需求,通过政银企协同、产品创新与生态赋能三轮驱动,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创新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政银协同:打通金融滴灌“最后一公里”
近日,北仑农商行联合万戈担保,为一家专注于中空纤维膜研发的科技公司提供了400万元贷款。据了解,该企业曾因缺乏抵押物被传统信贷拒之门外,而政银协同的“风险池”机制为其打开了融资通道。
科技型企业融资难,根源往往在于“信息不对称”。银行面对那些手握核心专利、发展前景广阔,却可能缺乏厂房、设备等传统抵押物的轻资产科创企业,时常陷入“看不懂技术”“评估难”“不敢贷”的困境。
破题之笔,在于构建政、银、企三方同频共振的协同机制。“我们不再坐在银行里等客户,而是主动去寻找那些最有潜力的科创企业。”北仑农商行公司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“扫街式”深度走访,截至9月末,已为清单内701家企业开立账户,金融服务覆盖面达25.56%。
产品创新:全周期金融供给“量体裁衣”
产品创新的核心在于“动态适配”,金融机构需像“裁缝”一样为企业量体裁衣。当成长期企业面临产能扩张需求时,综合性金融方案便成为“助推器”。
北仑引导金融机构大胆摒弃“重抵押、看流水”的传统信贷思维,打造覆盖企业“初创—成长—成熟”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,完成了一场从“看砖头”到“看专利”的信贷革命。
交通银行北仑支行整合企业资质、知识产权、税费缴纳等多维数据建立授信模型,推出“科创知易贷”“人才贷”等线上信用产品;浙商银行自贸区支行依托“人才银行”特色服务,将科研团队实力、知识产权质量等“软实力”纳入评估体系;农业银行北仑分行聚焦创新推出“甬江创客贷”“甬农e贷”等多款产品……
“我们推动各银行机构将‘信用’与‘技术’作为新的抵押品,设计了一系列纯信用贷款产品。”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。
生态赋能:从“资金供给”到“资源链接”
北仑的科技金融服务并未止步于资金投放,而是向着“资源赋能”的更深层次延伸。通过构建良性创新生态圈,金融机构正从单纯的资金供给方转型为企业发展合伙人,推动技术、人才、市场等要素高效耦合。
“我们加快‘码上扫’等线上服务工具的推广,极大简化了业务申请流程。同时,通过专项培训提升客户经理的专业能力,以更好匹配科技企业‘短、频、急’的融资需求特点。”交通银行北仑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9月末,交通银行北仑支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29.22亿元,同比增幅达57%,服务效率与规模实现双提升。
下一步,北仑将继续深化政银企协同机制,鼓励和推动银行机构进一步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,聚焦高新技术企业等核心客群,让金融活水更精准、更高效地滋养区域创新沃土,为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金融屏障。(记者 毛飞英 通讯员 李雪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