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民车开出山区共富新通途
发布时间:2025-07-11 07:17:50 来源: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:

上午10点,一辆白色医疗服务车开到了云和县石塘镇长汀村。两位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快步下车,熟练地为村民检查身体、派发药品。

“阿嬷,血压还行,药记得按时吃。”石塘镇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袁柳红一边记录数据,一边叮嘱79岁的张秀娟。老人接过药包,乐呵呵地说:“以前买药要么麻烦孩子,要么自己折腾大半天坐车去镇上,现在袁医生每周来送药复诊,省心多喽!”

村民徐佩玉同样感慨:“现在医生们每周都来,我们不出村就能医保结算,太方便了!”家门口的“一站式服务”,让山区老人们格外安心。

云和县素有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之称,山高路远、村落分散,公共服务难以均衡覆盖,曾是发展的痛点。

2001年起,云和县针对山区特点,实施“小县大城”发展战略,把县城作为县域增长极进行培育和发展,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,促进全域统筹、城乡一体。

但难题依然存在。“不少村民下了山,可村里还有老人守着家。服务好老人,是县里必须解决的难点。”北仑区挂职干部,云和县发改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贺海波坦言。

此前,云和推出“流动供销致富车”“智慧流动医院”等系列服务车辆,为山区群众提供助医、助行、助购等流动服务。

但贺海波在一次次走访中发现,车辆资源分散、功能单一,难以满足村民多样化生活需求。

这个资金瓶颈,成了“山海协作”精准发力的契机。经过深入调研与沟通,贺海波和当地干部将升级版的“流动便民共富车”项目,列入2024年山海协作重点支持名单,内容涵盖部分车辆的优化、服务站点的搭建及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打造。

山海协作资金注入后,云和迅速推进“一车多用”模式,整合7大类部门车辆,建立了“基本服务+拓展服务”事项清单,推动实现差异配置、功能叠加、服务集成。如为每辆车统一设置服务标识,统一配置大喇叭、急救包等基础设备。同时,先后组织开展“十助”服务队伍业务培训25次,有效提升流动共富车队伍行为规范和服务水平,推动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。

“后来,我们再去村里,发现村民的笑容明显中国竞彩网了。”贺海波介绍,与此同时,服务的“末梢神经”也在延伸。

2024年,云和大力推进流动便民乡村综合服务点建设提升,统一对站点外观标识、服务流程、基础设备等进行规范建设,在崇头、石塘等4个片区建设综合服务站,建成了大湾、沙铺等20余个村级服务点。

石塘镇客货邮综合便民服务站内,不少村民正在扫码领取快递。“以往助餐车、医疗车来村里搞活动需搭帐篷,现在站点让一切更便利,最重要的是,还有了集中领取快递的地方。”云和县邮政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叶云波说。

流动便民服务车,既关照锅碗瓢盆的日常烟火,也回应求医问学的“人生大事”,核心是不断满足山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服务好不好,群众最有发言权。

“应用场景大屏上,服务需求、车辆位置、路线规划等实时数据一目了然。”云和县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洪跃根介绍,通过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,完善全景驾驶舱、信息采集、指令调配和数据集成等功能,加快实现“点单”“派单”式服务,“我们正全力构建‘1个县级中心+5个片区站+N个村级点’的三级服务网络,实现片区一体化统筹。”

一辆辆穿梭于云和偏远山区的服务车,带活了产业,富裕了山乡,开出了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山区新通途。

截至目前,云和县累计开通“流动便民共富车”76辆,实现69个行政村全覆盖,并不断向自然村延伸,提供暖心餐服务6万余人次,帮助山区群众销售农产品2940万元,人均增收万余元,爱心助行服务里程达5万余公里,开展巡回诊疗服务1.2万人次。(记者 毛飞英 郝玉亮 谢 挺 严武意 通讯员 孙 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