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NG冷能发电装置 严健中 摄
日前,我国首套国产化LNG(液化天然气)冷能发电装置在中国海油宁波“绿能港”累计发电量超1000万度,标志着国内LNG冷能发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,对我国加快LNG冷能利用高质量发展、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该套冷能发电装置依托宁波“绿能港”接收站二期工程项目已建成的分体式中间介质气化器建设,采用低温朗肯循环工艺进行发电,设计年发电量约2300万度,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.4万吨,植树造林78万棵,节能降碳效果显著。
该套装置发电原理创新利用LNG气化过程中的温差能:以海水为热源、LNG为冷源,丙烷作为中间介质循环工作。
宁波“绿能港”运行部副经理兼生产资深专务崔伟永解释道:“整个过程类似‘烧开水’——液态丙烷作为‘水’,常温海水充当‘火’加热,加热用的‘锅炉’则是中间介质气化器中的海水换热器。海水将液态丙烷加热‘烧开’变成气态,气化的丙烷驱动透平机发电,随后被LNG冷凝回液态循环利用。这一过程不消耗化石燃料,全程清洁高效。”
“建设这套冷能发电装置意义重大,不仅是落实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和中国海油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行动,更是公司推动绿色低碳发展、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。”崔伟永介绍,宁波“绿能港”冷能发电装置的顺利投用及平稳运行,丰富了LNG接收站冷能利用方式,将助力实现绿色电力高效利用与降本增效最大化。(记者 毛飞英 严健中 通讯员 黄立凯 李君 魏瀚翔 胡婷)